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筠连县团林苗族乡新阳村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全村评选出贫困户48户人,贫困发生率达17.4%。自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在党的带领下,该村因地制宜,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年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年完成绝对贫困人口的减贫任务。昔日贫困苗村旧貌换新颜,全村过上了幸福小康生活。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自全村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动员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全员参与到脱贫攻坚的战役中,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达余万元,硬化村道公路10.15公里、新建公路5公里,新建便民路12公里,新建水窖8口、安装饮水管网29公里,新建垃圾池14口,对村道和文化广场进行亮化。同时,紧紧抓住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增减挂钩、危旧房改造三大政策,同步推进新阳村聚居点建设,大力度改造农村居住条件,累计改造住房余套。全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完善,贫困群众的住房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及造血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创新推行“跨村联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党的扶贫政策引领下,精准施策探索推行“聚力项目、盘活三资、合股经营”的“跨村联营”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即由政府科学规划产业项目,整合各村产业扶持资金、资源、资产,并量化为股份,注册成立筠连团林济众鸽子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新阳村建设占地面积为4.88亩的鸽子养殖场引进种鸽进行集中养殖,探索出了一条“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共同发展的扶贫产业之路,形成了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共同持续增收的新引擎。截至目前,集体经济累计收益达元,人均达31元以上,入股贫困户人均直接增收元以上。 产业发展多渠道催生脱贫内生动力 为巩固脱贫成果,新阳村根据当地实际,通过积极争取上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各类扶贫惠民项目资金,在产业发展上因势利导,以养殖肉牛、种植黄精为主导的发展方向,让老百姓在产业发展中得到真正的实惠。截至目前,全村存栏肉牛余头。同时,利用产业扶持基金入股黄精产业,探索“贫困村+专合社+农户”模式,实行2:3:5分红形式,连片种植黄精余亩。下一步将继续壮大发展肉牛、黄精产业,实现产业扶贫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凝心聚力建设最美乡村 新阳村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各项惠民政策引领下,全村上下学“春风”,赶“春风”,弘扬科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共同致富的“春风精神”,大力培育乳鸽、鸽蛋、筠连黄牛、黄精产业,打造苗乡乡村农特产品牌助农增收,同时将厚重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相结合,不断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建设最美乡村。 (筠连县委统战部供稿)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21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