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6/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本文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武梦张必柱杜云特约通讯员何运   天道酬勤,历史不负耕耘者。五年春华秋实,五年攻坚克难,五年砥砺奋进。筠连县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得到了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的高度肯定。   经济形势从严峻复杂到稳步向好,人民群众从囿于贫困到致富奔康,城乡面貌从老旧落后到焕然一新……历程波澜壮阔,成果振奋人心。这份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递交给党和人民的答卷,沉甸甸!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我曾走遍村里每个角落,找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完善基础设施……”在筠连县银星村,筠连县春风村党委书记王家元正向当地党员干部分享他带领村民艰苦创业、为民办实事的经历。   人群中的银星村党支部书记张光亮说,通过学习“春风经验”,银星村创新工作思路,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合发展,推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当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村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   由王家元担任队长的“王家元宣讲小分队”,是筠连县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的生动实践。自成立以来,已组织宣讲40余场,覆盖余人次。   宣讲活动也给行业部门带来新思路。筠连县政法系统专门设立了“王家元调解室”,结合“春风精神”及王家元式调解方式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政法队伍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能力。自成立以来,已调解案件件,成功调解件,成功率达86.72%。   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是保障,党员是先锋。筠连县一直致力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及带头人队伍建设,开设村党组织书记实战化演练培训班,有效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能力。目前,已培训了村党组织书记42名。   为使党建引领更实、发展合力更强,筠连县还坚持从严从实管党治党,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积极落实省市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持续巩固,党风廉政社会评价指数从年的82.7分上升到年的88.87分,全市排名第2。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位于筠连县团林苗族乡新阳村的济众鸽子场又分红了!村民熊启秀兴奋地表示,作为养殖场股东之一,她已累计分红余元。据了解,该乡党委政府引导3个贫困村集体和61户贫困户共同发展的鸽子场目前已经组织分红4次。   “我们在县里的支持帮助下,以‘跨村联营’模式建设的鸽子养殖场,已经初见成效。”该乡党委书记郑万江介绍。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面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资源资产欠缺、资金不足等困难,筠连县认真“把脉问诊”,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探索推行了“跨村联营”模式,实现了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五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75.29亿元增长到.18亿元、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元增长到元、年均增长9.7%,年、年县域经济考核分别居全省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第11位、第6位。   一个个数据,一项项荣誉,都是五年来筠连县经济发展成果的生动写照,更是五年来筠连人砥砺奋进、锐意进取的最好回报。文化惠民助推乡村振兴   听说有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早早地,丰收村村民刘忠政就搀扶着一位老人到了村民活动中心等候。   “我最喜欢的节目是《我和我的祖国》,这次带着伯父也来看看。”刘忠政说,现在文化活动多了,大家都喜欢约着看演出,不仅邻里更和谐,大家文化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这与筠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的初心不谋而合。五年来,筠连县文化惠民工程力度持续加大,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多,这背后是筠连县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据统计,单年,筠连县就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4场,受众近40万人;开展送文化、送电影下乡活动90余场,戏曲进乡村、进校园24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余场。   为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年,筠连县创新推出了“阅读·从娃娃开始”公益性绘本阅读活动,聘请专业幼儿绘本教师在晚上分享经典绘本故事,指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余期,参与活动10万余人次,惠及余组家庭。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筠连创新开展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程被中央文明办肯定为“筠连模式”,乡风文明建设“”工程经验在四川省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上交流,探索推行“一四五”工作法,“阅读·从娃娃开始”公益性绘本阅读活动被评选为年全省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四个一批”优秀案例,致力文明乡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成效明显。生态治理尽显筠州底色   秀峰奇泉,绝色筠连。“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筠连县生态环境局局长邹涛表示,五年来,筠连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不断在生态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攻坚、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做出新探索、取得新成效。   “我这个养牛场的化粪池,可以装多吨,干湿分离后的牛粪,非常有利于皇竹草的生长。”在沐爱镇金坪村,村民杨申华一边喂牛,一边介绍。   据沐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应元林介绍,为避免肉牛养殖造成粪污,金坪村形成了“饲草种植+肉牛养殖+粪污处理+沼气运用+粪肥还田”的绿色循环链,实现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两不误、两促进。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带动下,沐爱镇年存出栏肉牛5.5万头,种草面积达到1.3万余亩,粪污资源化利用达到80%以上,沼液处理及利用达到90%以上,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   金坪村绿色循环链的打造,仅是筠连县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同时,筠连县还积极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加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巩固提升空气质量。五年来,筠连县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年、年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分别为天、天,均位列全市第三,年环境质量优良天数为天,位列全市第一,年、年空气质量均达到II级标准。   如今,行走在筠州大地,青山环绕,绿水潺潺。清晨傍晚,在定水河畔,茶余饭后锻炼、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民生福祉勾勒幸福画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五年来,筠连县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整合投入资金48.44亿元,全县3.75万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6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为零,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年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两心三组团”战略加快实施,“一城三镇”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提升项目全面完成。基础配套设施、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教育医疗同步推进。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和“医联体”“医共体”改革。全民参保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就医报账不断优化,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扎实推进;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科学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建成乡镇寄宿制学校,“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评估认定。   ——交通瓶颈不断突破。渝昆高铁开工建设,宜彝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县内主要国省干线黑化提档升级改造加快推进。目前,筠连县有国道61.15公里,省道78.96公里,县乡道.27公里,通村公路.64公里。   五年来,筠连县在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始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入手,不断推出新举措,为群众送出一个个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的“大礼包”。   使命催征,时不我待。筠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准确把握全县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科学有力地描绘了“到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道路交通显著提升、城乡品质显著提升、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提升”的发展蓝图,确立了“商贸兴县、产业强县、农旅富县、开放活县、生态立县”发展思路,明确了加快建成产业兴旺、生态秀美、人民幸福的现代化筠连的发展目标。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现在全县已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也将在党代会精神的指导下,蓄势扬帆,踏歌前行,为谱写现代化筠连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50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