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www.t52mall.com/
他带头捐款修路,铺筑出村致富通道,他是村民致富奔康的“筑路”人;护航山间小路畅通,四十余年坚守至今,他是乡邻的志愿“护路”人。他就是筠连县腾达镇海灯村乡贤、今年已79岁高龄的退休老教师—张朝银。乡贤带头第一个捐款引领乡邻铺筑致富路“公路是村民的产业路、发展路,只有把村组道公路修通,才能改变落后的现状。”作为村上的“文化人”、“明白人”,张朝银深知修路的重要性。“修路差钱,就让我来带头捐款吧。”年,海灯村新鱼组组道和海灯村村道公路同时动工,在捐资修路动员会上,张朝银第一个捐资元钱,垫付了本该由他以及同组的五户人共同出资的新鱼组路段挖土机费用。毛坯路挖出来没有铺上碎石,到了冬天雨水季节,公路坑坑洼洼,车辆根本进不来。村上经多方联系,当地一企业答应村上一千吨玄武岩石子用于铺路,但运费需要一大笔钱,于是张朝银又捐出元,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村民有的捐几千、有的出几百,当时村里面有两户村民出资困难,张朝银老人还帮忙补上元,筹集运费的事圆满解决,毛坯公路终于铺上碎石投入使用。近些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泥坑路变成了硬化水泥路,村民们发展了晚熟芦柑、柚子、核桃等产业,一车车农副产品通过出村的通道运往外地,每年换回上千万元的产值,海灯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一生甘当乡邻护路人护航山间小道畅通当地村民介绍说,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张朝银老师每天除了教学生读书识字,其他的时间多数是在清除学生上学路上的杂草、树枝等障碍物,对路上坑洼不平的地方进行修补,方便学生上学和村民出行。张朝银老人说,以前农村交通条件差,雨雾天走小路容易弄湿衣服和鞋子,七十年代的农村人衣着单薄,特别是冬天,当看到有学生的衣服鞋子弄湿了冷得发抖,他就萌生了定期清理维护山间小路的念头。于是几十年来为乡邻护路成为了他一辈子坚持做的一件事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但几十年坚持做好事确不易。张朝银老人作为一名退休老教师,一名有文化的乡贤身体力行践行人性的真善美,用实际行动为乡邻和下一代人诠释了什么是美德。如今农村绝大多数的山间小路都修成了便民路,护路的工作量和需求少了许多,但张朝银老人仍然坚持每天一有空就出门,饿了就吃点自带的干粮,累了就原地休息片刻,之身一人在熟悉或陌生的山间小道上,继续着自己为乡邻坚持了四十多年的清障护路保畅通工作。(筠连县委统战部供稿)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6402.html
------分隔线----------------------------